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为建立中医国际标准力扬所长

发布时间:2008-01-04 13:40:48 阅读量:15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前,世界中医药学合会联合会(世界中联)正式发布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SN)》,为在建立中医国际标准体系力扬所长。业内外人士在欣喜之余尚存些许疑惑:这一国际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WHO西太区)先前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IST)》有何区别?就此,在相关领域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记者进行了背景调研及专访释疑等。

  背景简介

  相关的国际标准定义及分类。从广义来讲,国际标准主要有三类级别。

  第一类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三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还有,由ISO确认并在其标准目录上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如果列入ISO每年发布的标准目录,则属于国际标准;未列入的属于国际组织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或对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第二类是除上述国际标准之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称为国际组织标准。世界上有包括WHO在内的300多个国际组织都在制定这类标准,由国际组织的各国成员单位和个人会员使用,也可以延伸到全行业相关领域使用。例如,世界中联制定并发布的ISN,就是由其分布在55个国家、地区的174个团体成员(学会)及其30万个人会员使用,随着其影响扩大,可以延伸到全行业使用。

  第三类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使用范围是在所涵盖的区域。例如,WHO西太区制定的IST,主要在西太平洋区域合作的27个国家中使用。

  求同存异

  ISNIST有何共性及各自的特性,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就此,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进行了释疑。

  世界中联在ISN的研究、制定和发布过程中,与WHO西太区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并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创和谐”的精神,对于与IST有异之处,通过修订、并列和保留不同英译方案,保证了两个国际标准的一致性。

  但是,ISNIST在五方面有着明显区别:首先,世界中联与WHO西太区是不同的发布主体和类别;其次ISNIST内涵不同,前者是单纯的中医国际标准,后者是包括中医、韩医、日本汉方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