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世界中联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在深圳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28 阅读量:151 来源:学术部
       4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联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承办的世界中联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在深圳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数智医疗赋能,开启中医骨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旨在加强世界各国(地区)骨伤科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骨伤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推动新时代中医药走向世界,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联主席马建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世界中联骨伤专委会会长孙树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国医大师韦贵康,国医大师施杞,世界中联骨伤科专委会执行会长赵文海,福建省名中医王和鸣,浙江省骨伤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肖鲁伟,世界中联秘书长助理、学术部主任焦云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惠林,坪山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谭庆平等领导、专家6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世中联骨伤科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栋主持。
 

马建中主席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联主席马建中在发言中强调:世界中联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为全球中医药界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此次骨伤大会的召开必将有力提升中医骨伤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推动中医骨伤领域的发展。希望专委会在孙树椿会长的带领下,为中医骨伤科高质量走向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杨龙会副书记讲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始终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引,重视推动发展骨伤科的传承发展工作,望京医院以孙树椿会长和朱立国院士骨伤科团队为代表取得了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医药骨伤科的独特价值与时代生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骨伤科必将能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施杞国医大师讲话

       国医大师施杞教授谈到:全球慢性筋骨病患者已超3亿,我国占比近半。我们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和临床方案。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让中医药智慧惠及更多国家和患者。作为中医人,我们肩负着“守正创新”的使命,希望年轻一代学者能扎根临床,潜心科研,让中医骨伤科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朱立国院士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指出:骨伤科同仁们应该积极拥抱、发展、应用AI,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探索骨伤科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路径。同时,骨伤科人才培养也应该注重多学科深度融合交叉,不仅需引进具备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骨伤团队,还号召、鼓励青年人俊积极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更快地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为中医药助力骨健康发展交出时代答卷。
 

孙树椿会长讲话

       世界中联骨伤专委会会长孙树椿讲话中指出:大会以“数智医疗赋能,开启中医骨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开启第十五届骨伤科年会学术交流的盛宴,从中医骨伤科传承与手法研究、数智骨伤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学术交流及研讨,回顾交流最新前沿的临床、科研成果,必将为推动中医骨伤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此外,来自马来西亚骨伤界、中国台湾伤科学会、澳大利亚骨伤学会等境外代表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

       在会旗交接仪式上,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将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旗,传递给下一届大会承办单位杭州市中医院。
 

赠送礼物、会旗交接仪式

       开幕式后,由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吴承亮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王和鸣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赵文海教授,在主会场做专题报告。
 


主会场专家主持及报告

       本次大会设一个主会场、六个分会场,众多国内外知名骨伤科专家齐聚一堂,就中医骨伤科传承及手法、微创、骨伤康复、护理、行业标准及质控、数智骨伤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为推动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理论体系的提升和合作等方面聚力会商。会议期间还对世中联国际组织标准《中医药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全周期临床指南》的立项、《清宫正骨手法图谱》第二版新书进行了发布。

       本次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世界范围内中医骨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医骨伤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重要规划,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中医骨伤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助力。世界中联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将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制定相关国际标准,传播中国中医骨伤文化与技术,为中医骨伤高质量国际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