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世界中联慢病管理专委会2025学术年会在渝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27 阅读量:147 来源:学术部
       10月2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委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湿浊痰饮类病理论研讨会,在重庆江津区盛大启幕。本次大会汇聚50余位顶尖专家、300余名行业精英的学术盛会,以“发挥中医药多学科相结合优势,探索实践慢病管理高效率发展路径”为主题,既是对中医药慢病管理实践的深度总结,更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动员。
   
       重庆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胡彬,重庆市江津区副区长李彤、世界中联副主席张伯礼(线上)、世界中联秘书长助理焦云洞、世中联慢病管理专委会何清湖会长、重庆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彭志才、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林治华、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党委书记刘升兵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向大会表示祝贺,交流中医药发展思想。
 
开幕式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通过视频致辞,对大会在江津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高度肯定了大会主题对于推动中医药慢病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他期望与会专家能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共同为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服务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胡彬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深入探讨中医药如何介入到慢病管理全过程,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探索出更多的慢病管理路径,形成更加多元的慢病防治模式,为重庆乃至全国慢病防治提供有益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副区长李彤代表江津区政府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她向大会表示祝贺,并介绍了江津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情况,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中广泛推广适宜技术,希望参会专家为江津中医药发展传经送宝。
 
世界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焦云洞致辞

世中联慢病管理专委会会长、大会主席何清湖致辞

重庆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彭志才致辞

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林治华致辞

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党委书记刘升兵致辞
 
       本次大会会期覆盖10月24日至26日,继24日“任应秋学术思想研讨会”与“慢病管理多学科研究分论坛”成功举办后,25日下午至26日,还将陆续举行“张伯礼国医大师湿浊痰饮类病理论研讨会”、“儿童青少年形体矫治分论坛”、“‘郁病’理论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培训班”及“县域医共体和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慢病管理院长分论坛”,涵盖学术传承、临床实践与管理创新多个维度。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
 
       “当千年岐黄之术遇上现代慢病挑战,我们既要守正创新,更要开放协作”区中医院负责人表示,这场在海内外智慧激荡下的学术盛宴,为江津中医药慢病管理指明新方向,必将促使江津中医药事业在卫生健康领域绽放独特光彩。
 
       江津,是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学家任应秋的家乡,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重庆西部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区,江津率先出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六大行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是破解慢病防治难题的‘金钥匙’”这是医药界的广泛共识,近年来,江津正全力打造渝西川南黔北地区中医药事业新高地。通过打造任应秋“一会、一馆、一基地、一旧居”文化传承矩阵,并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纳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已达100%,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诊疗。
 
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医院)是江津实践的核心力量。
 
●深耕学术传承:牵头成立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与教研室,系统梳理任老学术精髓,搭建“学术传承-理论研究-临床转化”闭环平台。
●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以糖尿病医院、三大中心为核心,以任应秋研究会和重庆市慢病专委会为支撑的“一院三中心两支撑”慢病管理模式,以“五师共管”实现药物、运动、情绪、饮食的全维度管理。
●搭建教学平台:成立11个省级以上学术教学组织,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编写《中医慢病医学》教材,为学科发展提供体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