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医源性疾病 中医有招

发布时间:2008-05-14 16:46:25 阅读量:16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医源性疾病是在防治疾病或患病求医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引起新的疾病或加重原患疾病、或致伤致残,甚至死亡,这些均属医源性疾病。针对此类疾病中医是怎样认识的?中医治疗医源性疾病的效果如何?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邢哲斌主医师。

  记者:在我国医源性疾病的现状如何?

  邢哲斌:当今中国主要有两种医学,一种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中华医学,一种是由西方传入的西医。中华医学有史以来就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20世纪前叶,西医大量应用化学合成药、放射线及手术等诊疗手段防治疾病,引起了不少的医源性伤害或疾病。在几十年短暂的医事活动中,证明了西医所致医源性疾病的严重性。幸好,一些明智的西医学者已经有所认识,相信经过努力会使西医走向重视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方向。

  记者:针对医源性疾病,中医的认识有哪些?

  邢哲斌: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大医学家都是非常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的,《黄帝内经》记载了很多防治医源性疾病的内容,如“治未病”、“刺禁”、“五过”、“四失”、“五禁”、“五夺”等。“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就是现在讲的“预防为主”指导思想,也包括对医源性疾病的预防。“五过”、“四失”是医生在临床诊断中容易疏忽的五种过错和四种失误。“刺禁”、“五禁”、“五夺”讲的是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有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氏为了避免减少百姓的中毒,冒着危险亲自去尝百草,这是有史记载以来最早防止医源性疾病的措施。

  西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所记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使用时的配伍规律:“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者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记者:中医论治医源性疾病有何优势?

  邢哲斌: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科学程序,在整体观的影响下,中医早已采取了防止医源性疾病的措施,从历代文献来看,无不包含着“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并且从中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都采取了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措施。整体观是中医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基础,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措施有:防治并重的指导思想、四诊合参的诊断常规、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虚实补泻的针灸方法和君臣佐使的配方意义等,这就是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优越性。

  记者:临床上常见的医源性疾病有西药的副作用、癌症的放射线治疗、手术后合并症及后遗症等,对此中医药有什么好的对应治疗办法?

  邢哲斌:如今,放射线防止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对射线敏感度高的肿瘤如淋巴肉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等如果没有转移,也可以根治,对中度敏感的肿瘤、局限性肿瘤,单纯放疗或综合治疗,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在放疗时,由于正常组织器官的敏感性不同,放射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久等原因,均可以导致不良反应或引起医源性疾病。

  而化疗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口服给药,系全身性治疗,对放疗及手术治疗无能为力的血液病、已经发生转移的实体瘤、手术后或放疗后遗留下的残余癌细胞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抗癌化疗药是非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差,就是说,抗癌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代谢、繁殖及其生长的破坏达到治疗作用,对人体的正常组织同样能够发生毒害作用,致使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等或者消化道反应等。

  中药对减轻癌症放疗、化疗后的并发症有较好效果。用于恶性肿瘤的放射线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非特异性防治手段,除了杀灭肿瘤细胞外,对正常的组织细胞有同样的杀灭作用,这导致了放化疗性医源性疾病的产生。恶性肿瘤化疗多以联合用药进行,故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为数种药物共同作用的表现。当然,由于射线、药物的特性,用量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亦不相同,放化疗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毒副反应,主要有头晕、乏力、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贫血、血细胞减少、发热、感染等疾病。中药对此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在对癌症放疗、化疗后的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中,中药的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型、阴虚火旺型、阴虚火潜型等,继而分别辨证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3%

  中医对手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是现代临床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自19世纪使用和推广了麻醉、消毒、输血等技术后,手术成了现代西医主要的诊疗手段。但由于手术对机体的损伤性及其他种种原因,引起的医源性疾病屡见不鲜。如在对300例胆囊切除、胆囊造瘘、胆总管切开引流或者T管引流术后的患者的调查中,均有胆囊术后综合征,在使用中医药辨证后,分别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大柴胡汤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一贯煎加味治疗,疗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