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健康报:坚守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发布时间:2007-04-17 15:02:20 阅读量:1633 来源:健康报
 

2006年,中医界遭遇了“中医存废”网上之争的寒流,对中医药究竟怎么看、中医药事业究竟该怎么发展等,已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切实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犹如喜逢甘霖,出席这次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代表们认为,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认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目标明确、催人奋进的会议:“不回避问题,不惧怕困难,并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独特的诊疗技术、方法。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她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近些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不容乐观。有些中医院尤其是大型中医院装修越来越豪华,出现依靠大型现代化设备、大量采用西医技术和大量使用西药的倾向,作为中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中医特色却逐年淡化,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中医院对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但这些都是为保持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我们不能离开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技术而盲目使用大型医疗设备。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中医药要姓“中”,并强调坚守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冷静分析,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中医药行业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因素,其中一些公立中医医院运行中出现的市场化倾向,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的重要原因。在政府投入不到位,医院又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医服务收费标准过低,严重技价背离,仅靠中医服务难以维持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这与近年一些中医院的“西化”倾向互为因果。

  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坚守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思维等特色。近年来,中医的特色优势在非典、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中,得到充分体现,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在不断提升。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保持和强化中医药临床诊疗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可以说,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影响下,中医界已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养生、食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收到了“小方防大病”的实效。总结推广这些具有我国中医药特色的防病保健经验,是中医界应尽快深入研究的课题,要使中医在现行国家卫生体制下、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中医药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坚持走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展之路,坚持继承和创新,努力创造和谐的中医药发展环境,切实担负起发展中医药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