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项目经费30万元,立项资助70个!这一市真金白银支持中医特色专病专科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量:56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的通知》,明确开展第三批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2025年立项资助建设70个项目,每个立项资助项目经费30万元,其中5万元由市级引导支持,其余由各区和项目单位保障。
《通知》明确,上海市将通过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水平,扩展诊疗病种和技术,优化门诊布局,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依托中医四大区域医联体新一轮的一区一品牌建设、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和55个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优化基层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传承和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根据《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项目单位需将中医专病专科发展纳入中心中长期规划,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绩效考核补偿机制,为专病专科发展提供保障;开设具有独立诊室的专病专科门诊,配备中医综合治疗区域和相应设施设备;配备有中医药健康管理及文化传播设备;建立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周期内相关专病专科无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在诊疗服务方面,充分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制定并优化符合社区实际的中医专病诊疗方案,开展专科门诊建设的应包含2~3个中医优势病种。积极参与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中医骨干人员双聘,开设专病联合门诊,畅通上下转诊。在人才团队方面,原则上,专病中医医师应不少于2人,专科中医医师应不少于4人;鼓励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优势病种疗效。原则上,专病负责人应为满5年的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专科负责人应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有固定的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上级医院名中医作为专科专病发展学术带头人,定期指导发展。
此外,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或开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举办与优势病种相关的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适宜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使用的穴位按摩、艾灸、功法锻炼等保健技术培训。
《通知》明确,上海市将通过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水平,扩展诊疗病种和技术,优化门诊布局,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依托中医四大区域医联体新一轮的一区一品牌建设、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和55个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优化基层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传承和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根据《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项目单位需将中医专病专科发展纳入中心中长期规划,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绩效考核补偿机制,为专病专科发展提供保障;开设具有独立诊室的专病专科门诊,配备中医综合治疗区域和相应设施设备;配备有中医药健康管理及文化传播设备;建立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周期内相关专病专科无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在诊疗服务方面,充分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制定并优化符合社区实际的中医专病诊疗方案,开展专科门诊建设的应包含2~3个中医优势病种。积极参与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中医骨干人员双聘,开设专病联合门诊,畅通上下转诊。在人才团队方面,原则上,专病中医医师应不少于2人,专科中医医师应不少于4人;鼓励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优势病种疗效。原则上,专病负责人应为满5年的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专科负责人应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有固定的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上级医院名中医作为专科专病发展学术带头人,定期指导发展。
此外,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或开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举办与优势病种相关的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适宜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使用的穴位按摩、艾灸、功法锻炼等保健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