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药》杂志社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技巧高级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7
阅读量:90
为切实提升中医药领域科研人员的论文撰写质量与规范性,助力高水平研究成果加速发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于2025年8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成功主办“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技巧高级培训班”。本次培训聚焦中药新药研发、天然产物研究、现代药理学、循证医学、中医诊疗、针灸机制、医药人工智能及网络医学等多个前沿方向,系统讲授SCI论文的写作规范与发表策略。活动吸引了近300位来自临床、教学及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学习。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致辞,作为主办方代表欢迎各位学员并介绍了《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的发展情况:《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现有国内期刊中文版、英文版、世界睡眠医学杂志3种,海外文版10种。其中,《世界中医药》杂志中文刊为双核期刊,英文刊作为E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3.2,位于Q2区第一位。2024年,英文刊成功入选由中国科技部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英文梯队期刊”。潘平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科研与论文发表提出更高要求,世界中联及《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国际传播,为学者提供高水平发表平台。本次培训特邀多位知名专家授课,助力中医药科研人员全面提升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

潘平副秘书长致辞
《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果德安研究员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作导引发言。他指出,科研论文是研究者向公众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文字载体,应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科研数据基础之上,凝聚深入的系统思考、理论突破与科学归纳。他强调,优秀的论文不仅体现学术研究的水平,更是科研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恪守科研诚信这一根本前提之下,掌握撰写高质量论文的方法,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结束开班引导发言后,果德安研究员以“中药科研设计及论文发表”为题,围绕中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结合多项高水平研究案例,系统讲解了从药效物质发现、作用机制解析到中药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的关键方法,强调了国际化发表中科研设计的严谨性与创新性,为学员提供了从前端科研设计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乃至高质量论文的全面指导。

果德安研究员做开班导引并授课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共同主编韩晶岩教授以“复方中药作用机理的SCI论文撰写技巧”为题,系统讲解了论文的撰写规范与发表要点,包括论文结构、审稿标准、实验设计原则、结果呈现与讨论推理方法。他强调中药机理研究需凝练科学问题,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撰写具有创新性与科学严谨性的高水平论文,为提升复方中药研究国际发表质量提供了关键的学术指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副主编刘建平教授以“中医药临床研究高水平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题,分别从科研选题原则、论文结构与写作规范、国际期刊评价标准、选刊投稿策略以及常见退稿原因与对策等多方面介绍了发表SCI论文的策略与体会,强调遵循国际报告规范和研究伦理的重要性,为学员提供了从课题设计到成果发表的系统性指导。

刘建平教授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作了题为“从评审的角度解析自然基金申报和撰写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从评审专家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新情况、新变化,系统阐述了评审流程与常见申请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申请基金的实战经验分析了科研选题的关键要点,并详细介绍了基金标书的撰写策略。此外,他还结合评审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传授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与指导。

李志刚教授授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骁驰教授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如何利用分子靶点垂钓、荧光探针及可视化筛选等前沿技术,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靶点,并结合多项高水平研究实例,阐述了从病理机制到中药干预的完整研究路径,为提升中医药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马骁驰教授授课
北京交通大学医学智能研究所周雪忠教授就《人工智能:概念、技术与发展》及《中医药人工智能研究问题与步骤》进行了专题分享。他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与发展历程,并重点结合中医药领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辅助诊疗、证候机制解析、中药新药发现等关键科学问题中的研究步骤与应用实践,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周雪忠教授授课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覃江江研究员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论文的选题设计、写作及投稿——以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研究为例”的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从实验数据到高水平SCI论文的完整转化路径,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课题设计与图表构建凸显研究创新性,并分享了论文投稿、修回与发表的全流程实操策略。

覃江江研究员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刘兆兰教授围绕“论文中统计思路、方法和图表制作”以及“科研必备:数据库&工具&技能”两大主题展开了系统讲授。在科研工具方面,她详细介绍了医学文献数据库、药理数据库、文献管理软件、可视化工具及常用科研平台的使用方法;在论文写作方面,则重点讲解了统计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研究中的统计思路构建以及科学图表的设计与实现,为学员全面提升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提供了扎实的方法学支持。

刘兆兰教授授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曲淼教授以“万物皆可研——科研灵感的诞生与实践”为题,为培训班学员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学术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从古典智慧与中医原创思维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前沿技术开展创新研究的独特路径,并强调了逻辑严谨性在构建研究故事线与提升SCI论文发表成功率中的核心作用,为学员提供了从灵感激发到论文成稿的系统性方法论指导。

曲淼教授授课
科睿唯安中国区出版业务高级客户经理刘世华以“全面了解SCI与期刊评价,助力中医药文献与期刊精准选择”为题,深入讲解了SCI与影响因子的发展历程、主流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合理应用,并结合中医药学科特点,介绍了国际期刊评价体系新变化与选刊策略,为高效撰写和发表SCI论文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世华先生授课
本次培训中,授课专家结合自身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实践,分享了其在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方面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并就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路径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浓厚,互动环节学员提问踊跃,专家耐心答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

王芳教授主持培训环节

现场学员踊跃提问

授课专家与学员亲切交流
通过本次系统学习,学员们进一步明确了当前中医药领域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议题,掌握了SCI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与实用技巧。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培训内容扎实、指导性强,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设计课题、撰写论文的能力,对增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具有显著意义。
未来,《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将持续打造这一品牌培训项目,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推进中医药学与现代科研方法的交叉融合,助力科研人员全面提升学术表达能力与国际交流水平,促进更多彰显中医药特色的高水平成果走向国际学术前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致辞,作为主办方代表欢迎各位学员并介绍了《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的发展情况:《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现有国内期刊中文版、英文版、世界睡眠医学杂志3种,海外文版10种。其中,《世界中医药》杂志中文刊为双核期刊,英文刊作为E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3.2,位于Q2区第一位。2024年,英文刊成功入选由中国科技部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英文梯队期刊”。潘平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科研与论文发表提出更高要求,世界中联及《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国际传播,为学者提供高水平发表平台。本次培训特邀多位知名专家授课,助力中医药科研人员全面提升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

潘平副秘书长致辞
《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果德安研究员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作导引发言。他指出,科研论文是研究者向公众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文字载体,应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科研数据基础之上,凝聚深入的系统思考、理论突破与科学归纳。他强调,优秀的论文不仅体现学术研究的水平,更是科研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恪守科研诚信这一根本前提之下,掌握撰写高质量论文的方法,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结束开班引导发言后,果德安研究员以“中药科研设计及论文发表”为题,围绕中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结合多项高水平研究案例,系统讲解了从药效物质发现、作用机制解析到中药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的关键方法,强调了国际化发表中科研设计的严谨性与创新性,为学员提供了从前端科研设计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乃至高质量论文的全面指导。

果德安研究员做开班导引并授课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共同主编韩晶岩教授以“复方中药作用机理的SCI论文撰写技巧”为题,系统讲解了论文的撰写规范与发表要点,包括论文结构、审稿标准、实验设计原则、结果呈现与讨论推理方法。他强调中药机理研究需凝练科学问题,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撰写具有创新性与科学严谨性的高水平论文,为提升复方中药研究国际发表质量提供了关键的学术指导。

韩晶岩教授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副主编刘建平教授以“中医药临床研究高水平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题,分别从科研选题原则、论文结构与写作规范、国际期刊评价标准、选刊投稿策略以及常见退稿原因与对策等多方面介绍了发表SCI论文的策略与体会,强调遵循国际报告规范和研究伦理的重要性,为学员提供了从课题设计到成果发表的系统性指导。

刘建平教授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作了题为“从评审的角度解析自然基金申报和撰写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从评审专家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新情况、新变化,系统阐述了评审流程与常见申请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申请基金的实战经验分析了科研选题的关键要点,并详细介绍了基金标书的撰写策略。此外,他还结合评审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传授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与指导。

李志刚教授授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骁驰教授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如何利用分子靶点垂钓、荧光探针及可视化筛选等前沿技术,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靶点,并结合多项高水平研究实例,阐述了从病理机制到中药干预的完整研究路径,为提升中医药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马骁驰教授授课
北京交通大学医学智能研究所周雪忠教授就《人工智能:概念、技术与发展》及《中医药人工智能研究问题与步骤》进行了专题分享。他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与发展历程,并重点结合中医药领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辅助诊疗、证候机制解析、中药新药发现等关键科学问题中的研究步骤与应用实践,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周雪忠教授授课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覃江江研究员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论文的选题设计、写作及投稿——以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研究为例”的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从实验数据到高水平SCI论文的完整转化路径,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课题设计与图表构建凸显研究创新性,并分享了论文投稿、修回与发表的全流程实操策略。

覃江江研究员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刘兆兰教授围绕“论文中统计思路、方法和图表制作”以及“科研必备:数据库&工具&技能”两大主题展开了系统讲授。在科研工具方面,她详细介绍了医学文献数据库、药理数据库、文献管理软件、可视化工具及常用科研平台的使用方法;在论文写作方面,则重点讲解了统计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研究中的统计思路构建以及科学图表的设计与实现,为学员全面提升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提供了扎实的方法学支持。

刘兆兰教授授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曲淼教授以“万物皆可研——科研灵感的诞生与实践”为题,为培训班学员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学术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从古典智慧与中医原创思维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前沿技术开展创新研究的独特路径,并强调了逻辑严谨性在构建研究故事线与提升SCI论文发表成功率中的核心作用,为学员提供了从灵感激发到论文成稿的系统性方法论指导。

曲淼教授授课
科睿唯安中国区出版业务高级客户经理刘世华以“全面了解SCI与期刊评价,助力中医药文献与期刊精准选择”为题,深入讲解了SCI与影响因子的发展历程、主流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合理应用,并结合中医药学科特点,介绍了国际期刊评价体系新变化与选刊策略,为高效撰写和发表SCI论文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世华先生授课
本次培训中,授课专家结合自身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实践,分享了其在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方面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并就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路径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浓厚,互动环节学员提问踊跃,专家耐心答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

王芳教授主持培训环节

现场学员踊跃提问

授课专家与学员亲切交流
通过本次系统学习,学员们进一步明确了当前中医药领域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议题,掌握了SCI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与实用技巧。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培训内容扎实、指导性强,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设计课题、撰写论文的能力,对增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具有显著意义。
未来,《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将持续打造这一品牌培训项目,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推进中医药学与现代科研方法的交叉融合,助力科研人员全面提升学术表达能力与国际交流水平,促进更多彰显中医药特色的高水平成果走向国际学术前沿。